《阿房宫赋》ppt课件(公开课页)
时间:2022-05-14 01:08 来源: 未知 浏览:次
简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阿房宫图
小杜简介
杜牧(
803-852
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
828
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
"
小杜
"
,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
"
小李杜
"
。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
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
他在文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关于
赋的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说
:“赋者,铺也;铺采摛(ch
ī
)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
貌。
赋
形式上:
1)用词:辞藻华丽。
2)
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
什么叫“赋”
(2)内容上:咏物说理
,通过山水、风物、鸟兽、等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结尾议论,寄托讽喻
(3)讲究声韵的美(文赋),
句式多变,骈散结合,
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唐宋时,它已经逐渐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赋的演变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
《
过秦论
》
。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
《
阿房宫赋
》
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
写作背景
《
阿房宫赋
》
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
《
上知己文章启
》
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
《
阿房宫赋
》
。”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
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写下
《
阿房宫赋
》
学习本文的生字词
缦
回 不
霁
何虹
妃
嫔媵嫱
焚
椒
兰
辘
辘
杳
不知
尽态极
妍 摽
掠
鼎
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
椽
在
庾
之
粟
粒 横
槛
参差
màn
jì
pín
yìngqiáng
jiāo
lù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cēn cī
整体感知课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阿房出。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
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完毕,灭亡
统一
从骊山
构建
向西
趋向
水流缓慢的样子
像缦帶一样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数 动
名 状语
动 名
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也做“东西”)。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
之间,而气候不齐。
盘旋着
曲折着
矗立
座、所
雨过天晴
分辨不清
和乐
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气温 冷暖
像蜂房,像水涡一样
名 状语
比喻
通感 听觉 触觉
占地广
建筑物之高
壮
美
来历
外在形势
本体建筑
楼阁之多
设计工致
宫中的歌舞之盛
第一段段...
更多>>
简介:阿房宫赋
唐 杜牧
阿旁宫图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
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
。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
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
。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
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
。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
。
?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
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
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
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
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
:
“
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 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
古代写意《阿房宫》
某一日,秦始皇忽然觉得咸阳的人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
“阿房”
。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
“近旁”、“旁边”
。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
“阿房宫”。
关于阿房宫命名的传说三则:
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
阿城
。
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
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
阿房宫
。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
阿房
,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
阿房宫
。
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
把尽有的珍宝和宫女搬到阿旁宫。
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
?
复原 阿旁宫前殿
复原 阿旁宫前殿
仿古
艺术表演
【
作者介绍
】
杜牧(
803-852
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
828
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
"
小杜
"
,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
"
小李杜
"
。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
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
他在文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杜牧创作中诗歌最著名,他与同时代的另一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
"
小李杜
"
,诗歌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七言绝句尤为后人传诵。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诗歌欣赏
: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
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
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
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
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
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
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简介“赋”:
“
赋”作为文学体制,...
更多>>
